本文由杭州漢基國際學校整理發(fā)布,歡迎聯(lián)系預約參觀學校
美本申請,恢復要求遞交標化后,GPA就不再重要了嗎?NO,讓我們具體分析下!
自打2025年開年,美國高校圈可是熱鬧非凡!不管是常春藤盟校,還是那些常被大家當作“保底校”,都一股腦兒地加入了這場“標化回歸”的大軍。
說到底,這不過是美國大學招生流程的一次“正常回歸”。就像康奈爾大學說的,標化成績嘛,只是眾多考量因素里的一個“小角色”。同學們的學術(shù)功底(比如GPA、高中選了哪些課)、興趣愛好、生活經(jīng)歷,這些可都是招生官眼里的“香餑餑”。
這時候,不少同學和家長就開始疑惑了:“現(xiàn)在這么多學校都要標化成績了,那同為錄取“金鑰匙”的GPA是不是就不那么重要了?
前幾天,Reddit上有個帖子火得一塌糊涂,講的是一位老爸哭訴自家娃SAT1580,18門AP考試全拿5分,還有一堆含金量爆表的競賽、科研和實習經(jīng)歷……,結(jié)果申請季卻慘遭“全拒德”!
看來,光靠標化成績“卷”出天際,可不一定能拿下offer哦!
其實啊,各大高校早就偷偷告訴大家了:“別盲目跟風‘卷’標化啦!”
就拿麻省理工學院來說吧,從2023年秋季入學開始就恢復了標化成績要求。再看看MIT最新公布的CDS(2023年秋季入學數(shù)據(jù)),在學術(shù)因素這塊兒,除了班級排名只是“考慮考慮”之外,高中GPA、高中選課、標化成績這些可都是“重要”得很呢!
雖然標化成績在申請里的分量可能隨著政策變動有所增加,但GPA作為反映學生長期學習成果的“金招牌”,地位依舊穩(wěn)如泰山。
GPA:學術(shù)能力的“硬通貨”
01
學習努力的“晴雨表”
GPA是學生整個學習生涯的“成績單”,直接體現(xiàn)了你在課堂上的持續(xù)付出和知識掌握程度。就算標化成績重回申請舞臺,GPA依然是衡量學術(shù)能力的“基石”。
02
招生官的“綜合考量”
雖然有些高?;謴土藰嘶煽円?,但大多數(shù)學校還是采用“全方位”評估,GPA、標化成績、課外活動、推薦信一個都不能少。比如耶魯大學,雖然也看標化,但GPA、課程難度和文書質(zhì)量同樣重要。
03
學術(shù)誠信的“護身符”
GPA是學校官方蓋章的,真實性和可信度杠杠的。相比之下,標化成績可能存在“水分”。所以,GPA在評估學術(shù)誠信方面,那可是“獨一份”的存在。
美國Top 30大學GPA錄取要求
可以看出,美國排名前30的頂尖本科院校中,至少有80%的錄取學生,他們在高中的成績平均績點(GPA)基本處于年級的前10%之內(nèi)。
而未加權(quán)的GPA達到3.8幾乎是這些學校對學生的最低平均成績要求。
GPA各分數(shù)錄取幾率
最后,雖然GPA不是錄取的唯一標準,但它在申請過程中發(fā)揮著重要作用。
如果你想進入TOP30任意一所名校,你的平均績點至少需要達到3.8以上。而如果你的目標是頂尖的大學,那么你應該努力爭取更高的GPA,以增加自己的競爭力。
恢復標化成績要求后,GPA的重要性可一點沒減,反而和標化成績一起,成了評估體系的“雙子星”。同學們得在保持高GPA的同時,合理準備標化考試,這樣才能在申請中“雙管齊下”,提升自己的綜合競爭力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