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由云南外國語學校整理發(fā)布,歡迎聯(lián)系預約參觀學校
在美國本科申請的過程中,很多學生和家長都會陷入一些申請誤區(qū),導致申請時間把控或者素材準備不及時,最終的錄取結果不如意。
為此,我們整理了一些留學家庭會遇到的問題,以及常見的思維誤區(qū),幫助大家理清申請思路~
誤區(qū)1:對成績的誤解
GPA成績對于申請美國名校來說非常重要,學生需要不斷提高自己的在校成績以滿足申請要求。但美國本科申請不是按照成績分數“一刀切”,在申請時招生官會綜合各項要素來考量學生的能力。
因此,同學們切忌把所有規(guī)劃重點都放在提高GPA成績上,活動、文書等軟實力背景也要同步提升。比如,一些成績不那么優(yōu)秀,但是文理均衡,文書有特色的學生也有機會被名校錄取。
另外,目前多數頂尖高?;謴土藢嘶煽兊囊螅匀挥幸恍W校保持標化可選政策,學生可以自行選擇是否提交標化成績,但如果想申請美國TOP30等頂尖大學,優(yōu)異的標化成績無疑可以很大程度上為你提升競爭力。
誤區(qū)2:申請定位不合理
有些學生、家長對排名有一種盲目依賴和崇拜,只想申請TOP10或者TOP30學校,而有些缺乏考慮學生個人的綜合實力
還有一類申請家庭,一開始就鉆進了牛角尖,有非常嚴重的名校情節(jié),比如非藤校不去。有目標固然是好事,但我們建議大家要根據自己的綜合實力進行合理選擇,爭取申請到自己最匹配的學校,這就是最好的選擇~
誤區(qū)3:對University和College的誤解
除了綜合性大學之外,美國還有許多教學水平很高的文理學院(Liberal Arts College),而有一些申請者抱有“學院不如大學”的偏見。
事實上,美國文理學院以精英教育為主,提供小班教學,其教育水平并不遜色于綜合性大學,師生之間的交流和溝通也優(yōu)于綜合性大學。
一些優(yōu)質的文理學院,如威廉姆斯學院和韋爾斯利學院,在很多當地人心中,其本科教育水平比哈佛耶魯還要高。
誤區(qū)4:對推薦信的誤解
很多申請人花費大量的精力去找名人來給自己寫推薦信,但對學生不了解的名人往往是不適合作為推薦人的。
美國院校通常會要求申請者提交一份成績報告單和兩封教師評價,推薦信作為申請材料之外的補充,如果對自己的推薦信內容不夠自信,可以不提交,但是需要學生盡可能將其他申請材料,比如PS、活動等準備充分,也可以收獲不錯的錄取。
誤區(qū)5:家長在申請中角色的誤解
家長們對孩子的關愛是可以理解的,但有些家長在申請階段有過多的參與,可能剝奪了孩子鍛煉自己的機會。
家長在留學申請中更多時間擔任的是輔助的角色,而不是完全的決策者,需要學會培養(yǎng)孩子自己的獨立性。
那么家長需要如何做呢?
1
準備階段
父母與顧問老師應該是合作輔助學生的關系,保持及時良好的溝通是非常必要的。對于學生目前的進度,標化成績、活動完成度、時間管理、學生申請準備中的心理變化等,都需要隨時的溝通。
2
選校階段
選校的參考信息有很多,家長都可以給孩子提建議,但是應該盡量培養(yǎng)孩子自我檢索學校信息的能力,讓孩子自己說出選擇或者不選擇學校的理由。
3
選專業(yè)階段
很多家長都想讓孩子學習商科相關專業(yè),但是孩子是否喜歡呢?他們相信:孩子現在還小,總會喜歡的。我們理解家長想為孩子未來生活做打算的苦心,但是學生不喜歡的專業(yè),真的很難維系。
興趣是孩子選擇專業(yè)的一個重要因素,基于興趣的選擇在一定程度上也更有助于孩子的學習和進步。
4
文書寫作階段
有些家長參與度過高,對學生的文書提出很多自己的意見,必須要按照他們心中的學生形象來撰寫,最終主觀因素過多,反而不能體現學生的真正優(yōu)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