使命和愿景
中信山語湖雙語國際學校的使命
致力于以嚴謹?shù)膶W術性規(guī)劃,培養(yǎng)博學、恭敬、仁愛,兼具中國傳統(tǒng)美德與國際視野,符合國際化需求的優(yōu)秀學生。
學校校訓
中信山語湖雙語國際學校校訓:做有中國靈魂,有世界眼光,有國際情懷的人。
具體而言,中信山語湖雙語國際學校的學生既要講求道義,有自己高貴的民族靈魂生命,又要能尊重他人,有世界眼光和境界。他們以榮譽、責任、自律、博愛為精神取向,既有國際情懷、通曉國際規(guī)則,掌握國際專業(yè)前沿,是充滿激情的世界公民,也是有思想,有民族責任心和使命感的國內(nèi)精英。他們知道自己是中國人也是世界人!
辦學理念
中信山語湖雙語國際學校的辦學理念是:尊重生命,對學生的一生發(fā)展負責!
我們始終堅信:每位教師,每個孩子都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體,在他們的胸腔里都藏著一顆高貴而有尊嚴的心。敬畏生命的神奇和美好!喚醒生命的勃發(fā)與向上!使每個生命都能得以舒展,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開發(fā),都能順性成長。
一個學校只有對每位教師、每位學生,即對個體生命的獨特性、唯一性真正地賦予尊重,才能對學生的一生發(fā)展負責,才有資格做真教育。
辦學初衷
我們認為低齡孩子不能出國,否則會混淆自己的身份。孩子們必須從小搞清楚“我是誰?”。認同自己的身份才會有自信。況且國際化也不應該是英語化、美國化,更不是在校名上掛個什么雙語、國際等字眼的表面化。國際化應該是真正符合人類生長的自然規(guī)律,是最優(yōu)秀、最標準,但又是多元的、全世界都認可的教育。
設施與保障
校園環(huán)境
中信山語湖雙語國際學校,位于佛山市南海區(qū)中信山語湖——被譽為亞洲第一生活居住區(qū)內(nèi)。學校周邊有2000畝森林,1000畝湖水。山色蔥蘢,繁木佳陰,水光瀲滟,景致怡人。
學校占地30余畝,建筑面積29000平米。學校設有200米運動場、6個室外籃球場、室內(nèi)體育館、600平米圖書館、150平米國學堂、容納1000余人的中西餐廳、500平米的演藝廳、報告廳,藝術教學樓里擁有音樂、舞蹈、陶藝、書法、纂刻、素描、剪紙等各學科教室102間,課滿足國際教育需求。
服務對象
學校接收申請PYP(3-12歲)、MYP(12-16歲)課程的學生。在2018年開始接收申請國際文憑大學預科DP(16-18歲)課程的學生。 我們的幼兒園將于2016年完工。
學校由中外教育專家團隊管理,實施國家課程與國際文憑IB課程的有機融合,為學生提供基礎教育階段優(yōu)質的雙語教學。開設尊重生命的教育和國學經(jīng)典課程,給孩子全面、健康、安全的學習環(huán)境。
封閉式校園與離校
中信山語湖雙語國際學校實行封閉式管理。不允許學生擅自離校。如果孩子需要提前離校,請家長提前與學校辦公室聯(lián)系;中信山語湖的業(yè)主也要得到這項批準。
訪客制度
訪客必須在門口保衛(wèi)處登記身份證號并領取訪客證。訪問期間訪客證須佩戴于胸前;上課時間,謝絕來訪,如有公事,需要辦公室安排。
提供校車服務
學生的校車服務由校務辦公室提供。校車服務是自由選擇的;費用受距離遠近影響。校車費用需要按學期提前支付。
學生若想變更校車線路,必須在當天的早上向學校辦公室遞交經(jīng)家長或監(jiān)護人簽名的書面更換申請。校車位置緊張時,更換申請可能得不到批準。若未獲得批準,學生們不允許擅自乘坐其他校車。沒有申請過坐校車的學生不得乘坐。
若要取消校車服務,請至少提前2個星期向學校辦公室遞交書面申請。學生們沒有開始使用這個學期的校車前,才能得到退款。
乘車守則
所有學生乘坐中信山語湖雙語國際學校校車時都應:
1.安全第一,扣好安全帶
2.要講秩序、講禮貌,不大聲喧嘩
3.面朝前坐好
4.關好窗戶,不要把頭、手或其他物品伸出窗戶
5.等校車及上下校車時要注意交通安全
急救措施,緊急撤退計劃
我們中信山語湖雙語國際學校堅持安全第一。因此,學校會請專業(yè)人員定期進行一些急救的培訓。學校要定期進行防震、防火演習,每個教室內(nèi)都張貼著緊急撤退路線。學生要聽從老師的指揮以保證自己和他人的安全。
意外是我們都不希望發(fā)生的突發(fā)事件。盡管如此,全體教職員工和學生還是要對意外做好防范措施。全體人員都要遵守撤退計劃,有秩序地撤離,保證安全。
保險責任范圍
中信山語湖雙語國際學校為孩子購買意外責任險,為學生在學校內(nèi)受的傷負有限醫(yī)療責任;不對慢性病負責。另外,我們?yōu)殡p程都乘坐校車的學生購買了乘客責任險(全天候負責)。學校不為偶爾乘坐校車的學生購買保險。
校園里的寵物
由于我們是未成年人的學校,考慮到安全和衛(wèi)生問題,禁止寵物和動物進入校園。
信息技術
中信山語湖雙語國際學校校內(nèi)的信息技術無處不在。它被用于交流、創(chuàng)造、調查研究、表達思想。學生們通過技術去構建、應用知識,去團結協(xié)作,去創(chuàng)造和分享新辦法解決現(xiàn)實生活中的各種問題。
學校攜帶自己的電子設備(4年級及以上年級)